臺灣史小說名家陳耀昌,繼《福爾摩沙三族記》、《傀儡花》之後,又一重磅力作,致敬臺灣文化協會百年,勾畫那波瀾壯闊的文化啟蒙時代! 隨著作家之筆,我們彷若回到日治時期,體會了「臺灣社運先鋒」盧丙丁及「臺灣歌唱藝術家」林氏好伉儷之間的才情、使命與志業,也一探引領臺灣文化啟蒙運動的「臺灣文化協會」,以及政治上第一個政黨「臺灣民眾黨」的風起雲湧與興衰歷程。 一位被時代洪流遺忘的熱血鬥士,一位果敢前衛的美聲歌后,他們在人文薈萃的大正時代相遇,共結連理。在狂飆年代,夫妻同心追求理想與改革,活出臺灣人的尊嚴與風範。 全書以主角盧丙丁串出那一代掀起「臺灣意識」的各行各路知識份子,呈現1920至1930那個臺灣社會運動最蓬勃的年代,兼又穿插漢生病奮鬥史;同時也藉歌唱藝術家林氏好的故事,帶出1930年代曲盤時期流行音樂盛況。從思想啟迪、民主萌芽到臺灣意識覺醒,是一部交織著熱血與真愛、烏雲與天光、琴韻與歌聲的壯闊史詩。
臺灣史小說名家陳耀昌,繼《福爾摩沙三族記》、《傀儡花》之後,又一重磅力作,致敬臺灣文化協會百年,勾畫那波瀾壯闊的文化啟蒙時代! 隨著作家之筆,我們彷若回到日治時期,體會了「臺灣社運先鋒」盧丙丁及「臺灣歌唱藝術家」林氏好伉儷之間的才情、使命與志業,也一探引領臺灣文化啟蒙運動的「臺灣文化協會」,以及政治上第一個政黨「臺灣民眾黨」的風起雲湧與興衰歷程。 一位被時代洪流遺忘的熱血鬥士,一位果敢前衛的美聲歌后,他們在人文薈萃的大正時代相遇,共結連理。在狂飆年代,夫妻同心追求理想與改革,活出臺灣人的尊嚴與風範。 全書以主角盧丙丁串出那一代掀起「臺灣意識」的各行各路知識份子,呈現1920至1930那個臺灣社會運動最蓬勃的年代,兼又穿插漢生病奮鬥史;同時也藉歌唱藝術家林氏好的故事,帶出1930年代曲盤時期流行音樂盛況。從思想啟迪、民主萌芽到臺灣意識覺醒,是一部交織著熱血與真愛、烏雲與天光、琴韻與歌聲的壯闊史詩。
永福國小,臺南一中初、高中,臺大醫科畢。為臺灣骨髓移植播種者,「法醫師法」先驅者,幹細胞醫學帶路者。六十歲開始寫小說,每出書必深入考究,筆下時帶臺灣情。
永福國小,臺南一中初、高中,臺大醫科畢。為臺灣骨髓移植播種者,「法醫師法」先驅者,幹細胞醫學帶路者。六十歲開始寫小說,每出書必深入考究,筆下時帶臺灣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