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自苗栗鄉間,赴台北求學後,開始在城市落地、生出第二條根。原是一心直奔數學系的理科腦,披上綠制服後,卻在17歲轉了念。 走進藝術大學,後再投身廣告,從此穿梭於理性感性之間探索人心。政大傳播所畢,現從事廣告企劃,參與作品曾獲《4A創意獎》全場最大獎,及台灣數十項廣告行銷獎項。 期許自己保有嬰兒般的好奇心,也樂於繼續做大家口中的老靈魂,在世上行走的每一步,都能自由與踏實。
本書以非洲獵遊之旅為背景,刻畫了作者在東非大草原所經歷的種種見聞與深刻反思。獵遊,源自斯瓦希里語,原意為旅行,現多指進入野生動物棲息地進行觀察的旅遊形式。隨時代演變,獵遊已從過去的貴族狩獵娛樂,轉變為現代親近原始生態的途徑,人們不再以獵槍取樂,而是通過雙眼謙卑地捕捉自然的美。 這本書不僅記錄了旅途經歷,更藉由與自然的接觸,引發對生命本質的深思。作者透過走入曠野,觀察野生動物在自然法則中的生存姿態,反思現代社會的挑戰與壓力如何影響我們的內心,那份純粹與壯闊的生命之力,如活水注入,帶來了新的理解與啟發。 書中引用的「三趟旅行」理論——準備與期待、實際旅程、以及回憶中的旅行——揭示了旅行的多層次意義,而書寫此書的過程則是作者的「第四趟旅行」。 獵遊如人生,是向外追尋的探險,也是向內探問的旅程。生命的獵遊,從沒有必然的方向,你想去的、你好奇的、你願意踏出的第一步,就是最好的方向。願我們都能縱橫在生命的遼闊草原,自由、從容、踏實,讓每一天都成為生命獵遊。